党安荣:如何做BIM以及做PDCA
2016-07-13     来源:新浪地产    浏览:168    评论:1        
导读:女士们,先生们,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给大家做发言。我准备的题目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从2009年以来,大家知道智慧城市的发展,在咱们中国来讲是如火如荼,很多城市都在开展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的工作。但

女士们,先生们,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给大家做发言。我准备的题目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从2009年以来,大家知道智慧城市的发展,在咱们中国来讲是如火如荼,很多城市都在开展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的工作。但是三年多以来,很多人在开展工作过程当中遇到很多问题,怎么理解智慧城市,如何规划智慧城市,如何发展智慧城市,如何建设智慧城市?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党安荣

借这个机会,我想跟各位回顾和探讨一下,到底智慧城市的发展面临哪些方面的机遇?有什么样的挑战需要我们面对?

第一方面我们回顾一下如何理解智慧城市,也是智慧城市的概念框架。第二就是目前面临的机遇,我们简单的分析一下存在的挑战。

从怎么理解智慧城市的角度来看,从09年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到现在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当然提到智慧城市,大家首先反应的就是智慧地球的建设,然后就有智慧城市建设概念的提出。从那个时候到现在我们看智慧城市的话大概有三方面理解。第一方面是技术层面来理解,就是信息化层面。智慧城市不仅仅是信息化过程,从应用角度来讲它是智能化的过程。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从社会层面来理解是人本化的过程,怎么以人为本开展相关的工作。

从信息化角度来看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从三个角度帮助智慧城市的实现。第一更透彻的感知,如何解决信息获取的问题。谈到这点,很多人觉得信息获取不成问题。我们随时随地可以的了大量的信息,但是我们也随时随地发现我们关注的信息并没有。

第二点要全面互联互通,要解决信息传输的问题,怎么样在智慧城市这个阶段通过物联网、传感网的构建随时获取、传输信息,我们还希望达到更好的信息共享,让局部的,或者一个团体的信息能让更多的区域,更多的人群享有,这是信息共享的问题。从智慧城市构建的较角度来理解信息化的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有的专家认为理解城市就是数字城市加物联网,因为物联网要解决信息获取、传输和信息共享的问题。

从应用角度来理解智慧城市就是智能化的过程。第一就是更深入的应用。从信息技术应用以来,从很多领域扩展开来,现在我们很难找到某些领域不用信息技术,但是用的深度就不约而同了。面向未来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当中更多的是深化应用的程度,真正面向需求,根据我们的需求,从需求驱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深入应用。

第二个层面就是更科学的分析,怎么能把我们各行各业的专业的模型跟这些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任何问题的本质,以便于进一步解决问题。这里面有大模型的构建和模型的应用。在座的各位同仁和老师都是在不同的专业领域怎么构建自己的模型。

第三个是更智能的决策,一定要影响决策者,让决策者也能参与到这个环节当中来,使智能化能从应有需求出发最后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智慧城市不仅仅是数字城市加物联网,还要加大数据其他的技术制成打造智慧城市。

从社会层面理解智慧城市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人本化。我们从三方面来理解,第一个就是高效的政府,我们政府的管理怎么更加精细化,更加从管理走向服务,我们倡导服务型政府的构建。第二个方面是规划发展如何更加科学,来营造或者建设优美生存的环境。刚才有老师提到我们面临很多的环境问题,比如说大气污染和雾霾的问题,怎么借助于这些新的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构建当中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可能在我们城市规划发展建设过程当中需要考虑相关的问题。第三个方面也是最根本的就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希望我们的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怎么幸福安康不仅仅是物质生活,还有精神生活还有愉悦的生活环境。这就存在在我们生活如何充满智慧。这三个方面加起来才是智慧城市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这个理解,我们绘制成智慧城市的概念框架。从下到上可以有这么几个不同的层次吧。首先第一个层次就是智慧城市建设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信息感知与信息平台的建设。在传统的互联网的基础之上,怎么样通过传感网的建设进一步发展成物联网,真正解决大量信息的获取,或者我们所关注的跟我们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这些信息的实时获取和传输,基于此进入第二个层面,就是有关数据管理和数据平台的建设。我们怎么把数据管理起来,然后开展相关的数据服务。

第三个层次就是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的建设。基于前面数据的共享,进一步有一些软件、设施、平台、各种设施方面的共享,能让一个区域,一个城市,或者是整个国家能够在一些共同的、数据的、软件的基础设施平台上分享共享一些资源。

这里面就需要有相关的技术方法做支撑了。比如说经常提到的云计算的技术,像数据仓库的技术等等,还有面向SOA什么的。在此之上面向实际的应用需求,然后构建相关的应用系统。这些应用系统可以构件很多,但是我们概括起来,不外乎有五个大的类型。第一个大类型就是党务政务方面的,就是智慧政务方面的建设。我们各级管理部门,对城市来讲,就是市委市政府相关的委办局怎么开展新的管理的模式。

第二个大的类似面向城市的经济活动的,面向生产智慧商务的建设过程。大量经济活动发生在城市,这些活动由企业支撑,企业信息化的工作也需要考虑。

第三个方面就是面向社区,每个城市都是大量社区组成的。如果我们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智慧城市不能汇集这些社区的话也是空话。第三个应用系统构建就是跟信息相关的。

第四个智慧城市的发展不仅仅考虑我们的市民,还要考虑在城市之外关注我们城市发展和变化的那些广大的民众,构建面向服务的系统,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城市,甚至参与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来。

基于上面所说的四个方面的应用系统,还有非常重要的就是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综合决策支持系统,有赖于各种各样的应用的系统,与此同时还需要综合调度,综合考虑相关的各种因素。比如说应急安全方面的系统,都需要综合决策支持服务。

要满足以上我们讲的这几个层次的实现,或者工作的开展,相关的保障体系是不可少的。无论是机制体制方面的,资金方面的,标准方面的,技术方面的,人才方面的等等,都是这个框架当中很重要的内容。

以上就是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看,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机遇也有很多,我们把这些机遇概括起来就是三方面,第一有关政策方面的机遇。无论从国际方面,还是国内相关的政策来看都有很多支撑智慧城市发展的政策。第二方面就是技术发展相关的机遇。如果没有一个技术发展的支撑,我们很难想象会提出智慧地球到智慧城市新的概念。第三个就是社会发展的机遇,如果没有社会发展的需求,有技术支撑也不能拔苗助长。

从政策方面角度来讲,我们刚才提到2008年出现了智慧地球的概念,2009年就有了智慧城市的描述。我们国家上到国务院总理,国家领导人,再到各个相关的学者,不同层次从09年开始加入到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比如说当时的国家总理温家宝,在无锡视察工作的时候提出感知中国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就是针对传感网,物联网的构建需要的技术提出来的。甚至提出说整个感知技术的发展,实际上是引领整个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所以这个定位还是很高的。

基于感知中国的理念,在无锡构建了感知中国中心,感知中国中心承载的主要的职责就在于建设传感网的创新园,产业园和信息服务园,通过三个园区的建设,真正发展我们中国的感知技术来研发相关的感知设备,构建中国的感知网构建中国。

与此同时科技部和信息产业部相关的部委在2009年就开始相关的工作,科技部组织召开香山会议针对智慧城市发展,随后科技部专门支撑了有关的863的项目进行智慧城市关键技术的研究。

不仅支持相关项目的研究,而且选择了条件较好的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选择了武汉和深圳。大家知道武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非常好,特别是有武汉地质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做支撑,开展了大量的工作。随后国务院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在十二五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里面,在十二五云计算规划里面,在很多的下一步发展政策当中描述了信息技术发展对智慧城市发展的支撑。住建部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执行单位,从去年开始选了智慧城市试点,宣布了有193个城市加入工作。

围绕智慧城市相关技术的发展,在国家层面还有一系列相关的政策。这些政策看上去,大家觉得跟我们自己关系不大,但是如果没有这样政策的支撑,我们很多工作是做不了的。

第二个层面就是信息技术,无论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还是4G网络的应用,上一周刚刚发布了两张通行证,还有数据仓库的建设,还有云计算的发展,在整个大江南北都铺开了。

第三个就是社会的牵引,国际有一系列城市开展了这方面的实验,我们国内有193个城市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整个网络信息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44%。在空间数据也有天地图共享的平台(音译)在北京、上海、宁波,大小不一的城市已经在十二五规划甚至面向十三五规划当中都提出了这样的建设。

挑战也是很明显的。

第一在智慧城市建设如何集成这些技术。虽然已经有193个城市正在摸索开展工作,但是大家面对的共同的问题不知道有哪些章法可以遵循,这是标准规范的问题。第二个整个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当中,不仅仅是信息化应用的问题,涉及到管理体制和机制综合创新的问题。体制和机制的综合创新就会涉及到一些部门单位利益问题。第三利益的挑战也是很大的。我们知道智慧城市建设要花大量的资金,同时会带动企业和行业的发展,但是利益点在什么地方,现在想的不是很清楚。
 

 

0相关评论

更多>相关BIM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BIM新闻
阅读排行
评论排行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本站动态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我们的服务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排名推广
积分商城
帮助中心
积分规则
网站留言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RSS订阅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